
新湖南客戶端4月11日訊(通訊員 李龍輝)萬事農為首,糧為天下先。陽春四月,湖湘沃野綠意勃發,春耕備耕緊鑼密鼓。東安縣大盛鎮黨委、政府在糧食生產中堅持“穩”字當頭,突出抓“早”抓“實”,多措并舉實現糧食生產“穩政策、穩面積、穩產量”。
大盛鎮充分發揮“三長制”聯系和黨員帶動作用,積極動員種糧大戶流轉拋荒地、鼓勵村民復墾復耕、代耕代種,推動早稻專業化集中育秧社會化服務,開展耕地拋荒治理專項行動,挖掘糧食生產面積潛力,全鎮早稻專業化集中育秧面積達到9000畝,穩定擴大早稻面積;并在傳統一季稻區大力推廣再生稻高產栽培模式,擴大再生稻生產面積,提高糧食收獲面積。
為提高糧食生產水平,大盛鎮不斷加快農機合作社建設,著力提升機械化育秧、機插機拋、烘干等環節社會化服務能力,在基礎條件好、增產潛力大的應水社區、井塘村、毛坪村實施了“千畝”片區建設,輻射帶動周邊村(社區)糧食生產。還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種植結構,加快構建綠色種植制度,在傳統一季稻區大力發展稻油輪作模式,在促進糧食生產的同時增加一季菜籽收獲,提高油料生產能力。
此外,還組織鎮農業技術服務人員開展技術指導服務,突出抓好草地貪夜蛾防控和水稻二化螟、“兩遷”害蟲、稻瘟病、紋枯病、稻水象甲等重大病蟲害防控,加密監測分析,適時啟動周報、日報制度,做到準確預報、及時預警、科學防控,確保糧食生產技術指導服務到位。
責編:何璐
一審:何璐
二審:王坤
三審:張明
來源:東安縣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